ruguowoshuoのブログ

盖伦。德邦 .皇子

對地質礦產人才培養的重視

地質科學是一門研究地球的科學,主要研究地殼和地幔的物質組成、各種地質作用、地球的形成與發展演化曆史及其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應用等。地質科學的根本任務在於認識地球,並利用這種認識去探索與保證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礦產資源和優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地質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有近200年的曆史。我國現代地質教育雖然可以追溯到1862年洋務派建立的同文館,但是高等地質教育是從1909年京師大學堂在格致科(相當於現在的理科)中創辦地質學門(相當於現在的學科系)並招收第一批學生開始的,這是我國理科教育的首開學科,而地質工科教育的首開學科應為北洋大學於1895年創辦的采礦冶金系,這足以說明我國近代高等教育。
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稱國立北京大學,後曾暫停招生,1917年北京大學地質學門恢複招生,當時學制為3年。1919年改"學門"為"學系",改本科學制為4年,教學采用選課制,課程逐漸規范化。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設立地學系,涵蓋地質、地理、氣象等學科,竺可楨為創始人。1924年孫中山創辦廣東大學,地質系隨之建立,1926年更名為中山大學,1927年成立兩個地質調查所,隸屬於地質系。1928年東南大學改名為中央大學,1930年地學系改稱地質學系,即為現今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之前身;地理氣象門也獨立建系。此後,清華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等也相繼設立地質學系(科或組),據不完全統計,到抗戰前夕,全國共培養地質人才約300人。抗戰開始後,我國東部的大學大多遷往西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往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各校的有關地學系科組成地質地理氣象學系。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京師范大學遷往陝西漢中,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後又分解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醫學院等,西北大學也設有地質系。當時中央大學遷至重慶,中山大學曾先後遷至廣東羅定、雲南澄江、廣東坪石、東江、連縣等地,1945年回遷廣州。西遷的各大學地質類系科在抗戰期間始終艱苦地堅持辦學,招生少則3~5人,多則10餘人。在20世紀30-40年代還有台灣大學、山東大學、貴州大學、長春大學、東北大學、浙江大學等設立地質系(科、組)。西南聯大開設的地質類課程已達20餘門,並開有地質學研究生層次教育。抗戰勝利後,各校回遷,也有部分教師和設備留在西部,使地質教育在東、西部更為平衡。 至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地質教育多數是以一級學科--地質學來培養的,地質課程門數並不太多,但知識面寬、基礎紮實,尤其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至新中國成立前的40年中,全國共培養700多名地質人才,其中繼續從事地質工作的多已成為新中國建設初期的重要骨幹。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國家急需大量的經濟建設人才,尤其是地質人才的需求更為突出,在"教育為國家建設服務"的總方針指導下,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校增開地質專修班、專科班,東北大學增設地質系,在長春和南京新辦兩所地質專科學校,其他各大學的地質系(科、組)也都擴大招生規模。
1952年,教育部執行"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地質系並入中南工業大學地質系;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集中建立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由長春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東北工學院的地質系(科)合並成立東北地質學院,1958年改名為長春地質學院,1996年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2000年並入吉林大學;1956年以原重慶大學地質系為基礎,調北京、東北兩地質學院部分力量,成立成都地質學院,2001年與其他院校合並組建成都理工大學;1955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恢複地質學專業,2001年並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三大地質學院的成立使地質人才培養的布局更加合理,同時也增強了全國地質教育的實力。
文章轉自http://www.edu.cn/edu/cooperate/crct/feb2012/yjbg/201202/t20120210_739421_1.shtml